,亦即只有“三社联动”,我国城乡社区治理主体新格局才会逐步形成。2、“三社联动”是应对城乡社区治理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提升社区治理水平的客观要求在城市地区,伴随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单位制”逐步解体,社区已经成为基层社会治理服务的最基本载体。例如,救助工作的属地化管理,使贫困阶层的生存诉求转向社区;人口老龄化尤其是企业退休人员移交街道、社区服务管理,使绝大多数老年人的利益寄托转向社区;住房商品化促使广大业主的物业利益社区化。在这种情况下,单靠任何一种组织和力量都难以应对繁纷复杂的基层社会治理问题,唯有在党和政府的主导下,充分发挥社区、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的共同作用,形成社区与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的整体合力,才能较好地解决纷繁复杂的居民需求和社区问题。这也是“三社联动”产生发展的客观原因之一。3、“三社联动”是“三社”共同发展、互相促进的内在要求。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这三者之间既有区别,又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社区(建设)总体系中包含着社区社会组织和社区社会工作,但又不可能涵盖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的全部内容,反之亦然。这种情况表明,“三社”之间具有部分重合关系,具有复合地带、复合领域,从而意味着“三社联动”具有客观必然性,本来就是“三社”发展的应有之义。不仅如此,解决现阶段社区治理和社区服务的瓶颈问题,例如治理服务主体较为单一、社区居委会负担过重、社区工作者队伍专业素质能力较低等问题,迫切需要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发挥重要作用,迫切需要社会工作理念和方法、社会工作人才和社会工作机构发挥专业优势,帮助提升社区治理服务水平。与此相一致,解决社会组织服务场所匮乏、服务项目单一、社会认同度较低等瓶颈问题,以及解决社会工作人才和社会工作机构的“用武之地”问题,迫切需要把社区作为基本依托乃至作为“主战场”“主阵地”。从这个角度来说,“三社联动”也是“三社”发展的共同要求,符合“三社”的共同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