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第十二篇 章法律责任 法理学 课件

上传者:蓝天 |  格式:ppt  |  页数:42 |  大小:452KB

文档介绍
定与归结原则?3.法律责任的承担方式Р本章重点提示:Р高等教育出版社Р第一节法律责任释义Р一、法律责任的语义?(一)责任的词义? 在现代汉语中,“责任”一词有三个互相联系的基本词义。? 1.份内应做的事。这种责任实际上是一种角色义务。? 2.特定人对特定事项的发生、发展、变化及其成果负有积极的助长义务。? 3.因没有做好份内的事情(没有履行角色义务)或没有履行助长义务而应承担的不利后果或强制性义务。我们可以把前两种责任称为积极责任,而把后一种责任称为消极责任。Р(二)法律责任的定义Р广义法律责任和狭义法律责任两类。?广义的法律责任就是一般意义上的法律义务的同义词;?狭义的法律责任则是由违法行为所引起的不利法律后果。?越来越多的学者倾向于在狭义上使用法律责任这一术语。这样,一方面可以消除把法律责任与一般意义上的法律义务混为一谈的混乱;另一方面,也可以寻求一个涵盖性更广的法律责任的定义。Р第二种方案Р优点:从利害关系的角度揭示了法律责任与行为的联系,即行为人如果不遵循法律的指引去追求自身利益,那么,他的预期利益和现实利益就得不到法律的承认和保护,甚至要为此而付出某种代价。?不足之处:法律上的不利后果与法律的否定性评价一样过于宽泛。在许多情况下,承担法律上的不利后果并不意味承担法律责任。Р第三种方案的可选性Р所谓特殊意义上的义务是与一般意义上的义务相对而言的。一般意义上的义务又称第一性义务,即人们通常所说的法律义务,包括法定的作为或不作为的义务以及合法约定的作为或不作为义务;特殊意义上的义务又称第二性义务,通常是指由于违反了法定义务或约定义务而引起的新的特定义务。Р优点:它既揭示了责任与义务两者之间的联系,又明确了两者之间的区别。按此思路来界定法律责任,不仅可以理清法学主要范畴和基本法律术语之间的关系,也有助于在立法、执法、司法和法学研究过程中更加准确和规范地使用这些范畴和术语。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