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通过认真仔细地观察生命体征,可了解机体重要脏器的功能活动情况,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为预防、诊断、治疗、护理提供依据。Р3Р一、体温的产生与调节Р体温:机体深部的平均温度。? 体表温度:指机体的外周组织的温度。? 体核温度:指机体深部的温度。?体温的形成:机体产热和散热两生理过? 程动态平衡的结果Р4Р体温的产热和散热过程:Р机体的产热:? 安静--肝脏运动--骨骼肌?机体的散热: ? 散热器官--主要是皮肤,呼吸、排尿、排便也散发部分热量。? 散热方式-- 辐射、传导、对流、蒸发Р5Р体温的调节:Р1、生理性体温调节? --体温调节中枢?2、行为性体温调节? --有意识的行为活动Р6Р二、正常体温及生理变化Р部位平均温度正常范围? ? 口温 37℃ 36.3~37.2℃? 肛温 37.5℃ 36.5~37.7℃? 腋温 36.5℃ 36.0~37.0℃Р7Р影响体温的因素:Р年龄:婴幼儿略高于成人,老年人略低于成人?性别:女性体温比同龄男性稍高,约0.3℃?饮食:饥饿、禁食时,体温会下降;进食后体温可升高。?运动:激烈运动时,骨骼肌强烈收缩,使产热增加,体温升高。?情绪:情绪激动、精神紧张,体温升高。?昼夜:一般清晨2-6时体温最低,下午2-8时最高。?药物:如麻醉药物会使机体对寒冷环境的适应能力降低。Р8Р三、异常体温的观察Р(一)体温过高又称发热: ? 指机体在致热原的作用下使体温调? 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 性体温升高。?判断标准: 腋温>37℃,口温>37.5℃或一昼夜体温波动在1℃以上。?原因:感染性发热、非感染性发热Р9Р体温过高的临床分度*Р——————————? 分度温度范围?——————————? 低热 37.5~38.0℃? 中等热 38.1~39.0℃? 高热 39.1~41.0℃? 超高热 41℃以上?——————————Р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