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静脉炎的分级及护理ppt课件

上传者:读书之乐 |  格式:ppt  |  页数:18 |  大小:663KB

文档介绍
3.12Р一、相关理论Р1.定义?2.病理变化?3.分级?4.分类Р1.定义Р静脉炎是由于长期输入浓度较高、刺激性较强的药液,或静脉内放置刺激性大的塑料管时间过长,引起局部静脉壁的化学炎性反应或在输液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导致局部静脉感染。?调查显示:静脉注射的病人近80%发生不同程度的静脉炎Р2.病理变化Р静脉输入各种抗生素或高渗葡萄糖溶液或因机械直接损伤静脉壁,还有长期静脉曲张引起的血瘀滞等,而导致静脉血管内膜损害,形成血栓,迅速导致整条浅静脉壁的炎症反应,甚至累及静脉周围组织,并有渗出液,局部表现有疼痛,肿胀和压痛痛,静脉变硬呈条索状,往往伴有全身反应,但多不严重。Р3.静脉炎的分级Р根据美国输液护理学会(INS)所规定的指标,静脉炎分为4度。?0 无临床症状?Ⅰ度:局部疼痛、红肿或水肿,静脉无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Ⅱ度:局部疼痛、红肿或水肿,局部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Ⅲ度:局部疼痛、红肿或水肿,静脉条索状改变,可触及硬结。Р附:化疗药物所致静脉炎分级:Р0级无疼痛?Ⅰ级为局部皮肤发红,轻微疼痛?Ⅱ级为轻度肿胀,灼热,中度疼痛?Ⅲ级为局部中度肿胀,重度疼痛,水疱形成,直径<1cm?Ⅳ级为中度或重度肿胀,顽固性疼痛,水疱>1cm,影响肢体功能。Р1. 原因Р化学因素:主要是药物因素,如药物的酸碱度、浓度、渗透压、药物本身的不良反应。?物理因素:包括环境温度,溶液中不溶性微粒的作用,输液量,温度、速度、针头对血管的刺激,及输液针级固定方法的选择不当也可引起静脉炎。?血管因素:主要指输液局部血管的舒缩状态,淋巴循环状况及患者的营养等全身状况。?个体与操作者因素:与患者全身情况及护士的技术和责任心有关。若为特异性体质,输入丝裂霉素、顺铂等化疗药物后表现出局部过敏反应。Р2. 临床表现Р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有时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