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苗族迁移历史B组

上传者:你的雨天 |  格式:ppt  |  页数:18 |  大小:2011KB

文档介绍
过很长时间逐步进入今川南、滇东北、黔西北等地,形成后来西部方言的苗族;其二留在长江中下游和中原,其先进的部分逐渐与华夏族融合,其发展较慢的部分,商周时被统称为“南蛮”。居住汉水中下游的,被称为“荆楚蛮夷”。后来,荆楚蛮中先进部分逐浙发展成为楚族,建立楚国,并发展成五霸、七雄之一的强国;至于后进的部分,则继续迁入今黔、湘、桂、川、鄂、豫诸省毗连的山区,成为今日东部、中部方言苗族的先民。这是苗族史上的第2次大迁徙。Р2017/11/17Р第三次大迁徙,蚩尤战斗失败很久以后,九黎族的各部属,一部分在北方建立了黎国;一部分被俘成了奴隶,后来融合到汉族中去了;一大部分经过长途跋涉,退回到南方。在江南的洞庭、彭蠡之间,建立起三苗部落联盟。这是由北向南的迁徙,时间约4200—4100年之前(黄帝到唐尧)。Р秦汉时期,僻处武陵山区和五溪两岸的苗族,有一段休养生息的稳定发展时期。到了西汉末年,“武陵蛮”已形成一股强大的势力而引起封建王朝的注意。《后汉书*南蛮传》云:“光武中兴,武陵蛮特盛。”光武帝生怕苗人威胁自己的统治,两次派武威将军刘尚溯沅江而上,进攻武陵蛮,不仅没得逞,反全军全军覆没;继派李嵩、马成率兵进攻武陵蛮,又被武陵苗族联合其它民族扼险击溃。光武震怒,即派伏波大将军马援,率兵4万向武陵蛮进攻。武陵蛮在“壶山头”(今湖南沅陵东)“乘高守隘”,阻止马军8个多月,马援也气疾交加,死于军中。至此以后及唐宋时期,封建王朝不断地向“武陵蛮”、“武溪蛮”大举用兵。由于封建王朝不断征剿,迫使“武陵蛮”和“武溪蛮”再渡西迁,或向更高,更险的深山、峡谷纵深隐居。有的沿着舞阳河西上,迁至思州(今岑巩县)以及思南、印江、梵净山区;有的在汀西的腊尔山、黔东的松桃等地山坡、谷地定居;有的沿清水江西上到黔东南地区定居;有的迁得是更远,进入黔北、黔西、川南和云南、广西,分布越来越分散。这是苗族史上的第4次大迁徙。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