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音乐改革家。似这样的音乐家写音乐家的作品在世界文学史上极为罕见。这一独特的视角可以为读者提供一把了解贝多芬的钥匙。全文仅仅围绕“朝拜”一词展开,讲述了“我”朝拜贝多芬的原因及感受,也表现了贝多芬作为一名音乐家却双耳失聪的痛苦、不被人理解的精神孤独、生活困窘却依然坚持艺术追求、勇于创新和蔑视传统规范的反叛个性。“朝拜”的结果是“我”与贝多芬在精神上达到了高度的契合,“我”受到了激励和鼓舞,坚定了人生信念,勇敢无畏地去开拓自己的艺术道路,贝多芬也因得一知己而获得情感上的慰藉和精神上的快乐,因感后继有人而减轻了奋斗的孤独之感。Р作品首先交代了“我”朝拜贝多芬的原因,是在观看了贝多芬的交响乐演出之后感到无比的激动和震撼,之后就一直格外喜爱、尊敬、崇拜贝多芬。而且,“我不能想象贝多芬和我们一样吃面包,呼吸空气,这个贝多芬可就生活在维也纳,而且还是一个穷苦的德国音乐家。”是什么原因使得贝多芬可以写出如此让人激动震撼的音乐强烈地吸引着“我”去拜望贝多芬。再者,为什么能谱写出如此激动人心的音乐的大师却仍然过着穷苦的生活也深深地吸引着“我”走向贝多芬。因此,“我”朝拜贝多芬是“出于一个热情灵魂的深沉而内在的渴望”,是仰慕贝多芬的非凡的艺术成就和伟大人格以激励自己。Р接着,作品描述了“我”朝拜贝多芬的经历和感受。“我”在旅途中遇见一位英国人,他也慕名去拜望贝多芬,他很富有,过着优裕的生活,但他并不理解贝多芬的音乐,而只想通过结交名人以抬高自己的身价,以此炫耀并从中捞取好处。这与“我”真诚地喜爱、尊敬、崇拜贝多芬因而象朝拜上帝般地拜望贝多芬是截然不同的,“我”对贝多芬的思念是神圣的,维也纳对我而言即是“圣土’。英国人的行为严重地亵渎了“我”对大师的感情,因而,我极其地厌恶英国人,极力想摆脱他,可鬼使神差地,“我”就是摆脱不了他,最终,他还借助“我”见到了贝多芬,他和“我”一起站到了贝多芬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