式中,当微程序不产生分支时,后继微地址直接由微指令的顺序控制字段给出;当微程序出现分支时,有若干“后选”微地址可供选择:即按顺序控制字段的“判别测试”标志和“状态条件”信息来选择其中一个微地址,其原理见图5.25 “状态条件”有1位标志,可实现微程序两路转移,涉及微地址寄存器的一位:“状态条件”有2位标志,可实现微程序4路转移,涉及微地址寄存器的两位.依此类推,“状态条件”有n位标志,可实现微程序2n路转移,涉及微地址寄存器的n位.因此执行转移指令时,根据状态条件可转移到2n个微地址中的一个.多路转移方式的特点是,能以较短的顺序控制字段配合,实现多路并行转移,灵活性好,速度较快,但转移地址逻辑需要用组合逻辑方法设计.6[例3] 微地址寄存器有6位(μ A5-μ A0),当需要修改其内容时,可通过某一位触发器的强置端S将其置“1”.现有三种情况:(l)执行“取指”微指令后,微程序按IR的OP字段(IR3一IR0)进行16路分支;(2)执行条件转移指令微程序时,按进位标志C的状态进行2路分支;(3)执行控制台指个微程序时,按IR4,IR5的状态进行4路分支.请按多路转移方法设计微地址转移逻辑.【解】按所给设计条件,微程序有三种判别测试,分别为P1,P2,P3。由于修改μA5-μA0内容具有很大灵活性,现分配如下:7(1)用P1和IR3-IR0修改μA3-μA0;(2)用P2和C修改μA0;(3)用P3和IR5,IR4修改μA5,μA4。另外还要考虑时间因素T4(假设CPU周期最后一个节拍脉冲),故转移逻辑表达式如下:μA5=P3·IR5·T4μA4=P3·IR4·T4μA3=P1·IR3·T4μA2=P1·IR2·T4μA1=P1·IR1·T4μA0=P1·IR0·T4+P2·C·T4由于从触发器强置端修改,故前5个表达式可用“与非”门实现,最后一个用“与或非”门实现。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