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着色真菌病

上传者:梦溪 |  格式:ppt  |  页数:19 |  大小:0KB

文档介绍
着色真菌病(chromomycosis) 真菌性皮肤病 1概述?着色真菌病(chromomycosis) 又称着色芽生菌病(chromoblastomycosis), 是由暗色孢科中的一组致病性着色真菌感染所引起的一种皮肤和皮下组织的深部真菌病, 病程慢性,以在皮肤上形成肉芽肿性疣状增殖、结节、斑块为特征,故又称疣状皮炎。 2病因?致病菌主要为裴氏着色霉(Fonsecaea pedrosoi) 、卡氏枝孢霉(Cladosporium carrionii) 、疣状瓶霉(Phialophora verrucosa) 、紧密着色霉(pacta) 和播水喙枝孢霉(Rhinocladiella aquaspersa) 。均为自然界腐生菌,主要是经皮肤外伤被染,亦可自身接种。本病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生,但以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多见,国内以山东及河南部分地区发病率较高。北方以卡氏枝孢霉为主,南方以裴氏着色霉为多见。 3临床表现: ?男多于女,青壮年较多见。?外伤后经过一定潜伏期发病,好发于四肢暴露部位。?初发病灶在皮肤外伤处出现单个粉红色无痛性丘疹, 如疣刺状,干燥,逐渐向外扩大形成斑块、结节、表面呈疣状增殖改变;也可沿淋巴管扩散或自身接种, 出现卫星样或远距离多发病灶,有时可像淋巴管型孢子丝菌病样分布。 4临床表现: ?继发细菌感染后病损可化脓、破溃,有臭味。?久病后,在同一病损部位出现多处瘢痕愈合,亦可在瘢痕上再新发病损,类似皮肤结核表现。?病损一般局限,沿周边或淋巴管扩散;少数患者皮损可泛发,甚至引起血行播散。由于皮损反复发生、感染、结疤且长期不愈,可形成象皮肿、畸形、致残, 或发生癌变。 56789 10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