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立法的制定以及由此展开的讨论,关于某个城市书店的或学校图书馆的建设规划,关于某个学校“阅读学”课程教学大纲的制定,等等。阅读推广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1)文化传承性。阅读推广是利人利己、利国利民的长远兴邦之计,关乎民众文化内涵和国家竞争力,任何组织形式的阅读推广者都应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意识。(2)公众参与性。阅读推广是面向最广泛人群开展的文化传播活动,各个领域、各个层面的人都应该被涉及到,参与人越多、被影响人越多,社会效益就越突出。(3)社会公益性。以谋求文化传播、知识服务的社会效应为目的,坚持开放、平等、非盈利的精神, 并有必要重点地面向阅读有困难的人开展服务。(4)定位多向性:不同阅读推广主体定位有所区别,例如:政府作为发展战略进行部署;企事业单位作为文化进行培育;学校作为教育手段进行组织;图书馆作为事业进行开展;个人作为爱好进行参与。(5)主动介入性。阅读推广者一般要组织不同规模的读书活动,主动激发、引导、促进读者读书,并可以主动了解读者的阅读需求,影响读者的阅读选择。(6)成效滞后性。阅读推广活动作用于社会个体之后,社会个体要经过思考、实践之后方有成效,而这种成效还是隐性的;再转化为社会成效更是难以观测和量化。阅读推广的要素(1)阅读推广目的(为何推广) (2)阅读推广主体(谁来推广) (3)阅读推广对象(向谁推广) (4)阅读推广内容(推广什么) (5)阅读推广活动(如何推广) (6)阅读推广效果(推得如何) 1.1 阅读推广目的(为何推广) 在“通过阅读强大社会个体、进而强大社会整体”的发展理念中,阅读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少了阅读或弱了阅读就会出现社会问题。需要加强的往往是不强的世界各国阅读状况对比。三大难题纠结着。一是“李约瑟之谜”,二是“诺奖之痛”,三是“钱学森之问”根据管理学中的“短板理论”和中医学中的“补缺理论”,阅读推广有着不言而喻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