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家庭因素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课件(PPT讲稿)

上传者:相惜 |  格式:ppt  |  页数:26 |  大小:0KB

文档介绍
法犯罪而失去亲人、朋友、单位和其他社会成员的尊重和认同, 人们只有在对这些感情联系无所谓的情况下, 才会去实施犯罪。三、青少年犯罪与家庭的相关理论(二)亲子依恋理论依恋理论认为,早期亲子关系的经验形成了人的“内部工作模式”,这种模式是人的一种对他人的预期,决定了人的处世方式。内部工作模式会在以后的其他关系、特别是成年以后亲密关系和婚恋关系中起作用。亲子依恋对青少年犯罪起保护性作用,儿童与父母关系越密切,越有可能认同和依恋父母,越不可能出现犯罪行为。三、青少年犯罪与家庭的相关理论(三)社会学习理论在社会学习理论看来,人的犯罪性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学习得来的,观察学习是犯罪心理产生的最重要来源。包括对违法犯罪行为的认同的价值观念、犯罪的方法和技能、克服对犯罪的内疚和不安的中和技巧等等,都是从与其亲密交往的人或者社会上的其他犯罪榜样身上学习得来的。四、家庭因素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4.1 家庭结构?4.2 家庭关系?4.3 家庭成员行为 4.1 家庭结构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 (一)家庭完整性 1、单亲家庭杨曦、张旭等在对成都市未成年犯管教所 300 民男性服刑人员进行调查时发现, 33.7% 犯罪者父母离异, 而包括了父母亲其中一方或双方死亡以及离异所导致的家庭破裂者的比率,则高达 42.7%. 。关颖在“全国未成年犯抽样调查”的第一手资料的分析发现,未成年犯不与父母双亲共同生活的占一半以上,因父母离异和父母感情不好比例居前两位。 4.1 家庭结构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 (一)家庭完整性 1、单亲家庭单亲家庭的家庭结构中父职或母职缺失,则会导致子女教育上的缺陷。另外,由于家庭结构的不完整,单亲家庭的生活比较单调,孩子容易感到精神上的空虚与寂寞,容易产生自闭、自卑自责、焦虑、抑郁、逆反等不正常的心理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外界不正当的引诱,就可能会发生违法的事情。(江晓敏)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