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以立。”子曰: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 无以知人也。”(《尧曰》)) 二,德和礼的内容德:仁。爱人、孝弟、忠恕……爱人樊迟问仁。子曰: “爱人。”(《颜渊》) 孝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学而》) 忠恕子贡问曰: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子贡曰: “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 ”子曰: “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雍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恕;是对自己的约束;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忠”;是对他人的责任。共同的精神,是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孔子说,恕“可以终身行之”;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爱人之行,从忠恕始。礼: “在西方语言中,没有礼的同义词,在西方没有礼这个词,它是整个中国人世界里一切习俗行为的准则,标志着中国的特殊性。”礼是中国人一切习俗、行为的准则;是中国人做人的规矩。礼与法不同。法的约束是一种刚性的,强制的;礼的约束是柔性的,第一靠个人的道德自觉,第二靠社会习俗的约束或者社会舆论的监督。《论语》中关于礼的内容(见后) 三,礼与仁的关系[1] 仁是灵魂,礼是形式。仁要落实到礼上,用礼来检验。颜渊问仁。子曰: “克己复礼为仁。……”颜渊曰: “请问其目? ”子曰: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 孟懿子问孝。……子曰: “生, 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为政》) 以孝的教育为例三句话、三件事:您好,您辛苦了, 节日快乐;鞠躬拜年,用餐让食, 抄春联。《论语》与《弟子规》“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 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 须顺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