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

上传者:你的雨天 |  格式:ppt  |  页数:67 |  大小:0KB

文档介绍
亿3千多万人,而且患者数每年还在以 1‰的惊人速度增长,预测到 2010 年全世界糖尿病患者可达 2亿,到 2025 年将上升到 3亿。 5 据1996 年结束的卫生部“关于中国糖尿病流行特点”重点课题的调查, 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已由 1980 年的 0.67 %上升到 1996 年的 3.2 %,即过去 20年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上升了近 5倍。 6 糖尿病具有发病率高、合并症多、目前还不能根治等特点。对于某些并发症一旦形成,现代医学是无法使其逆转的(如糖尿病肾病中的蛋白尿), 而中医学对一些合并症的治疗以及改善胰岛素和受体结合的敏感性等都有独到之处。 7 中医学对糖尿病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以及综合防治等都做了详尽的论述。 8 一. 糖尿病的病因糖尿病的病因,目前一致公认: 遗传因素显示先天禀赋不足(元气虚),这是决定能否发病的关键因素;二是外因即饮食失节, 劳倦内伤和情志失调等,但这些因素仅是诱发本病的一个条件,老年人的发病率显著增高,说明肾气虚是糖尿病的重要发病因素, 肥胖诱发糖尿病说明多湿多痰的脾气虚亦为发病因素,妊娠期糖尿病则从侧面证明糖尿病的发生确与气虚尤其是肾气虚有关。总之,其发病原因有时是单一的因素, 有时是数种因素的综合。 9 1.先天禀赋不足、脏气虚弱先天禀赋不足,五脏虚弱,尤其是肾脏素虚,与本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因五脏主藏精,精为人生之本,肾又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 若五脏虚弱, 则精气不足,气血虚弱,肾亦无精而藏, 复因调摄失宜, 终至精亏液竭而发为消渴。 10 2.饮食不节,积热伤津长期过食肥甘醇酒厚味,炙煿之品, 损伤脾胃,脾胃运化失司,积滞胃中酿成内热, 因此, 消谷耗液,津液不足,脏腑经络皆失濡养发为消渴。这与现代医学认为高能量饮食导致肥胖、体内代谢失调、内分泌紊乱、胰岛素分泌减少、靶细胞受体减少、胰岛素利用率降低,而发生糖尿病的观点是一致的。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