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已。然时无贤愚,语诗者必求之圣俞;圣俞亦自以其不得志者,乐于诗而发之, 故其平生所作,于诗尤多。世既知之矣,而未有荐于上者。昔王文康公尝见而叹曰: “二百年无此作矣! ”虽知之深,亦不果荐也。评其诗,突出“工”若使其幸得用于朝廷,作为雅、颂,以歌咏大宋之功德,荐之清庙, 而追商、周、鲁颂之作者,岂不伟欤!奈何使其老不得志,而为穷者之诗, 乃徒发于虫鱼物类,羁愁感叹之言。世徒喜其工,不知其穷之久而将老也!可不惜哉! 叹其才高而不得用于世,集“穷”“工”于一身第二段小结:是以梅圣俞为例,用事实证明了“穷而后工”的道理。圣俞诗既多,不自收拾。其妻之兄子谢景初,惧其多而易失也,取其自洛阳至于吴兴以来所作,次为十卷。予尝嗜圣俞诗,而患不能尽得之,遽喜谢氏之能类次也,辄序而藏之。 其后十五年,圣俞以疾卒于京师,余既哭而铭之,因索于其家,得其遗稿千余篇,并旧所藏,掇其尤者六百七十七篇,为一十五卷。呜呼!吾于圣俞诗论之详矣,故不复云。第三段和第四段是交待梅圣俞诗集的搜集、整理、编次、作序过程。这是“序”应有的内容。从中亦可看出欧阳修对梅圣俞其人、其诗的爱重,从侧面烘托梅诗之工。总结: ?以“穷而后工”旨意统领全文。文章一开头就从理论上阐发“穷而后工”的创作思想,从而形成一个高屋建瓴的主旨,并始终扣住“穷”、“工”二字,将序中应有的其他内容都贯穿起来,这是颇具匠心的。第二段写梅圣俞的生平和创作,写生平着眼“穷”,写创作着眼“工”,因穷而后工, 可谓首段说理的实例演绎。第三、四段虽然是写诗集的成书过程,但其间处处流露着作者对梅圣俞其人其诗的爱重, 可以看作是对梅诗之工的侧面衬托。其中有赞美,有喟叹: 赞美的指向还是其诗之“工”,喟叹的指向还是其人之“穷”。而且作者行文的好处在于:虽欲紧扣“穷工”,却并不急切、黏滞;虽是写成书过程,却又总是不忘记“穷工”。这就是不即不离、从容不迫的大家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