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第五届北京大学“伊朗学在中国” 学术研讨会综述

上传者:幸福人生 |  格式:pdf  |  页数:4 |  大小:0KB

文档介绍
教授Р的!从百颂体∀弥勒授经记# 来看中印及周边的文化交流∃, 不仅介绍了克什米尔吉尔吉特地区Р出土的!弥勒授经记∃梵文写本和汉译本之间的关系, 更指出此书就是伊利汗时期波斯史家拉Р施都丁所纂!史集% 印度史∃所使用的文献底本。Р 在文学、综述及其他组中, 北京大学外语系时光讲师的!∀中医宝典# 中的汉语词汇转Р写系统∃, 对拉施都丁所编!中医宝典∃中大量用阿拉伯字母拼写的汉语词汇进行了分类归纳,Р认为其所用拼音系统能较准确地反映元代汉语读音。而在会后的讨论环节中, 更有学者指出它对Р汉语的四声也有一定的记录方法。北京大学王一丹教授的!中国公主在中国吗? 谈波斯传Р奇故事∀义士萨马克# 里的中国形象∃, 介绍了这部在伊朗, 甚至是欧洲都有影响的著作中Р对于中国公主形象的刻画, 不像典型的汉族女子, 反而与游牧文化的女性形象更为相似。Р由此点王教授揭示出其实许多波斯作品的中国并非是指汉地, 而通常是指以桃花石汗Р自命的中亚突厥政权。Р 会议过程中有学者提出要对伊朗学的概念进行界定, 就此与会专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Р最终大家同意, 作为学术研究对象的伊朗学不应该简单等同于作为当代国家的伊朗, 而Р应该是一个文化的概念。伊朗学的研究应该包括历史上受到古代伊朗波斯文化辐射、影响Р的地区, 包括现在的中亚五国、阿富汗、巴基斯坦北部、高加索地区和中国新疆地区; 伊朗文Р化也不应该局限于伊斯兰文化, 而应该包括在各个历史时期由使用伊朗语系诸分支的民族Р所创造的文化。中国学者应该在这个基础上, 在发挥汉语优势的同时, 展开对中古伊朗语、新波Р斯语等第一手文献的解读, 并充分吸收国外学者的成果, 以期能在将来建立起富于中国特色的Р 伊朗学学科。Р (作者系复旦大学历史系在读博士研究生)Р 责任编辑: 李文博Р 责任校对: 王文洲Р % 137%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