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是控制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12]。Zube 的研究表明了空隙率对于混合料Р的渗水系数有很大影响[13]。 Brown、Collins 等在乔治亚州对沥青混合料的研究也表明,热拌沥Р青混凝土的空隙率小于 8%时,混合料的透水性较小;空隙率大于 8%时,混合料的透水性增加Р很快[14]。Р 因此,从水损坏的过程来看,沥青混凝土的水稳定性主要解决两方面的问题:一个是如何Р提高沥青与集料的粘结力;另一个是如何减小水与沥青混合料的接触。Р 然而,对于沥青混合料水损坏的形成机理还没有完全的认识。由于沥青混合料的细观结构Р相对其宏观尺寸比例过大,这使得沥青混合料的宏观试验结果往往离散性过大,不能精确反映Р材料的本质特性。因此,沥青混合料的细观力学方法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Z.You 博士等应用Р混凝土细观结构的离散元模型理论,建立了以定量微观结构表达为基础的模型和计算机模拟技Р术[15],为沥青混合料从宏观转向细观的研究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实现了将沥青混凝土的各Р种宏观性能和细观结构的联系。国内,李芬博士利用 CT 扫描技术,从沥青混凝土的细观结构Р出发,研究了沥青混凝土在饱水状态下的破坏规律,认为混合料中的动水压力产生的油石界面Р的剪切应力是导致沥青层剥落的原因[16]。CT 扫描技术的细观方法的应用,为人们定量的了解Р沥青混合料其中各个组分的特性及相互关系提供了先进的手段。但是在 CT 扫描技术中几何尺Р寸的精度一般只能达到 0.1mm,对于沥青混凝土微米级以及更小的微裂缝就显得无能为力了。Р例如无法解释水如何侵入油石界面。集料本身是被沥青膜包裹封闭的,水是无法穿透沥青膜的。Р因此,如果要了解更微观层次的结构以及水在该微观层次上对沥青混合料的影响,就必须借助Р于电子显微镜(SEM)[17]。Р 综上所述,目前国际和国内在研究沥青混凝土水破坏的原因和机理,基本沿着宏观——细Р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