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群众关注的焦点问题,把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问题作为立足点,在科学教育,环境保护,公共实施,社会焦点中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行业,单位作为开展效益审计工作的突破口,通过公众监督公共资源使用的经济性,效益性,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价,揭露机制,政策存在的问题。Р (二)确定有建设性的效益审计评价指标Р 县级行政事业单位管理的资金比较多,由于这些资金的用途不同,很难用一种效益审计模式对所有资金进行合理的评价,所以,一般来说,没有必要追求对一个部门进行全方位审计,我们要找到效益审计评价的统一标准,但是目前来说没有统一的标准,因此这要求审计人员必须靠个人的职业素养来进行判断,分析和衡量,积极地收集与经费相关的文件,做到评价要客观,公正,审计人员在实践中逐步积累相关经验,为理论的建立做好基础,相互借鉴,互助互学,最终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效益审计评价体系。Р (三)选择有针对性的效益审计技术方法Р 在效益审计实施过程中,将效益审计与财务审计有效的结合起来,不仅评价了经济效益和使用效益,同时也评价了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一举两得。效益审计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传统的五大方法外,随着时代的发展,要建立起综合多样的分析方法如:信息收集技术和信息评价技术的应用,可以使效益审计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结合到一起,依托相关技术参数及其标准,在进行效益审计时,审计人员更具具体情况决定采用哪一种审计方法,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方法,都必须保证审计结果的公正性,客观性。Р 四、结束语Р 改革县级行政事业单位效益审计势在必行,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政府的廉政建设,有利于充分发挥审计监督服务职能,对我国行政管理将产生重要影响。Р 参考文献: Р [1]彭华彰.政府效益审计论[M].北京: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年Р [2]《国外绩效审计理论与实务》课题组.国外绩效审计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