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及时地将雷电引Р入大地。Р2.3 避雷器的分类Р2.3.1 间隙、磁吹间隙Р 19世纪 70~80 年代是电力网发展的初期阶段,当时几乎无任何过电压保护装置。Р80 年代末期,在电力网中才采用了电话的保护装置——导雷器,实际就是保护间隙Р串联一个熔断器,或只装间隙。(如图 2-1 所示)后来在本世纪 30 年代初,发展成去Р游离避雷器,即由纤维管制成的管型避雷器。至于间隙,则直到现在还在某些情况Р下使用。例如,从我国低压 220/380V 配电,短波、超短波越天线引入机房时的第一Р道防护装置到欧洲 220~400kV 变电所设备上的辅助保护间隙。Р 6Р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电子电气系毕业设计(论文) 第二章避雷器Р 图 2-1 导电器Р 注:1—火花间隙Р 上世纪 90 年代初期,E.Tomsom 制出了磁吹间隙,用来保护直流电力设备。(图Р2-2 所示)可以说,这是现代磁吹避雷器的前身。20 世纪初,开始注意限制工频续Р流问题。1901 年德国制成用串联线性电阻限流的角形间隙,这是现代阀型避雷器的Р前身。上述保护装置,实际上主要是用来防止感应雷造成的事故。如果是直击雷,Р或是击于线路上的近区雷击,电气设备多数还会被击毁。值得注意的是,近年德国Р一公司自称造出吸收能量最大的 MOV 过电压保护器(多数是 70kA、100kA),而且可通Р过 10/350μs 长波通流试验,其特点就是 MOV 串联一个磁吹角型间隙。Р 图 2-2 磁吹避雷器Р 注:1—角形间隙;2—磁吹线圈;3—直流发电机Р2.3.2 高压电容器Р 1908 年瑞士 MOscick 提出利用高压电容器作防雷元件的方案,通常是与电抗线Р圈配合使用,构成防雷吸波器。(如图 2-3 所示)30 年代初,前苏联莫斯科电力系Р统曾用电感线圈保护几个 33kV 变电所,但因阀型避雷器装于电感线圈外侧,电感与Р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