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道和景观节点,保护山水格局,降低人均建设用地和提高产业发展强度,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如图图11生态红线一、二级管控区图12生态红线三级管控区图14现状城镇用地布局图图15规划城镇用地布局图16中心城区用地布局15)。4.4、结语新型城镇化规划把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镇发展,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对生态空间的有效保护和城镇空间集约、高效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生态文明已经作为政府施政、规划指导的主导思想,生态红线在不同类型的空间规划中的支撑作用越来越重要。本文通过对桐梓生态红线规划的实践的总结,以期对其他山地城市生态红线的划定具有一定的帮助。参考文献[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2]生态功能红线划定技术指南,2015.[3]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2014.[4]贵州省“多规融合”改革指导意见(试行),2015.[5] 燕守广,林乃峰,沈渭寿.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划分与保护.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4 (30).[6] 刘晟呈.城市生态红线规划方法研究,2012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年会,2014.[7]李英汉.基于湖泊保护视角的流域生态红线划定——以合肥市巢湖流域为例,2014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2014.[8]李若帆,吴佳明,王亚男. 基于生态文明建设层面的生态红线划定实践——以《天津市生态用地保护红线划定方案》为例,城市,2014.12.[9] 李天威,耿海清,马牧野,张辉,朱源,刘磊.我国新型城镇化生态红线管控探析, 环境影响评价,2014.7[10]陈海嵩, “生态红线”的规范效力与法治化路径, 现代法学,2014.4作者简介王正,副教授,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蒋智,所长,广州科城规划勘测技术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刘建,研究生,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娄进,副局长,贵州省桐梓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