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简称院画。”而在美术专业词典《美术辞林》中则是这样解释的:“院体画,中国封建时代,出自院画家之手,为皇室宫廷服务之绘画,一些虽非院画家所做,但效法其画风之作品亦统称院体画。其取材多供帝王玩赏与装饰宫廷之花鸟画,山水画等,也有描绘帝王活动、肖像及重大事件之人物画,这类作品大多讲究法度、工致、周密、华丽,有较强的装饰性,但院画家所做水墨画亦属此范畴,因时代好尚与画家擅长有别,其画风亦不尽相同而各具特点。”而《辞海》中的解释则是这样的:“简称‘院体’、‘院画’。一般指宋代翰林图画院及其后宫廷画家的绘画。亦有专指南宋画院作品,或泛指非宫廷画家而效法南宋画院风格之作。这类作品为迎合帝王宫廷需要,多以花鸟、山水,宫廷生活及宗教内容为题材,作画讲究法度,重视形神兼备,风格华丽细腻。因时代好尚和画家擅长有异,故画风不尽相同而各具特点。”从以上可以看到,即使是《辞海》这样的权威词典对院体画的解释也并不是非常清楚肯定的。显然这种不同层次、不同程度且不够清楚的划分方式会给我们的研究带来麻烦困扰。为了更好更全面的研究的需要,就很需要对宋代院体画范畴进行一些考证和必要的肯定。其实,关于院体画的概念在现在的许多史论资料中也有涉及,但都不够严谨。仅能作为我们研究的的一些参考。比如徐书城在著作《中国绘画艺术史》中讲到: “后人曾把宋徽宗赵佶主持的皇家画院称为“宣和画院”,又把这个时期内的画风称为“宣和(院)体”。这种解释很笼统,但他给出了自己的理由:“其内在涵义有如下两点:第一,标示此时的‘画院’已与前代不同,是画院体制演变到了高级的阶段;其次,此时的宫廷绘画亦已与前代有所不同,属于更成熟完美的形态,而且构成了一个独具时代特色的绘画艺术的风格流派。”4他对此解释主要有一点值得注意,就是构成了一个独具时代特色的绘画艺术风格流派这一点。来 4徐书城:《中国绘画艺术史》,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年,第5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