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制度;倡导民间捐赠和提高非营利组织自身战略管理能力的建议。n¨ 早期的绩效评价只是单一地使用支出和经费总额的比率来作为绩效评价的指标,但随着非营利组织的不断发展,非营利组织也越来越多,由于组织的资金来源也比较单一, 所以,都争取政府的支持和社会各阶层的捐赠。因此,以往单一的绩效评价指标已不能满足社会各阶层的需求,许多研究者就开始呼吁组织的绩效评价指标要更多地满足需求这一项要求,将长期指标和短期指标结合起来,充分地发挥其作用,使指标更能反映资源的利用率和为社会民众服务的状况,使需求者都能时刻地掌握组织的运营状况,及时地提出建议。在2003年时,有文献研究认为,有效的业绩评价体系应把非营利组织的使命与业绩评价指标密切联系起来,建议使用衡量其提供服务数量和质量的非财务业绩指标体系。n羽通过对绩效评价体系的研究成果的分析研究,可以看出: (1)在对组织进行绩效评价时,不能只是财务方面的评价,要考虑其评价的多个角度和诸多要素。根据评价的结果实时地进行调整,以达到预期的目的,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2)在选择评价角度时,可以根据需求,更有针对性地从某一方面对非营利组织进行评价,这样出来的结果也不会很复杂,更有针对性的反映出需求者所需要的信息。(3)进行选择评价对象时,首先考虑组织自身的特点以及需求者的要求,可以借鉴营利组织的优势,结合非营利组织的特点,构建适合组织自身的绩效评价体系。总的来讲,我国的非营利组织还是处于低级阶段,需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 1.2.2国外相关文献综述及评价人们对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问题的关注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西方发达国家等建立了许多非营利组织机构,通过定性、定量的指标评价体系,对组织进行绩效评价, 他们很好地将这一辅助手段应用于非营利组织中,为组织的发展带来很大程度的支持。在世界领域里,美国在这方面就做得非常突出.如:美国经济学家伯顿·韦斯布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