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城镇化的新探索“三区联动”统筹发展模式以天津市为例

上传者:似水流年 |  格式:pdf  |  页数:9 |  大小:0KB

文档介绍
全,受到的激发越多,追求创新的意识越强烈,地区的发展越快。 5.5 农民收入水平影响城镇化的进程 从实证的结果分析及调研中发现,相对富裕或者离市区较近区县的农民,收入以第二、三产业为主, 这些农民对土地依赖性逐渐减弱,更愿意享受城市优越的居住环境和公共物品等,对城市化的要求强烈。相对贫困的农民,收入以第一产业为主,这些农民对土地具有极大的依赖性,缺乏其他技能,更为担心将来的就业和社会保障等问题,对城市化的需求不强烈。但是随着农村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民市民化政策的推动,郊区城镇化过程,农民收入的增加,对于城镇化的意识逐渐加强,农民从传统农民向现代市民的角色转型。在农民非农化、城市化的过程中,农民的市民性、城市性也在逐渐增强,随着农民市民性、城市性的逐渐增强,将推动城镇的快速发展。农民对于城镇化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包括住房需求、教育需求、医疗保障需求。 〔参考文献〕 [1]林玲.乡镇企业·小城镇·农村人口城市化-中国农村人口城市化道路探索,中国城市化道路思考与选择[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 [2]费孝通.中国城乡发展的道路[J].中国乡镇企业,2001(6). [3]周干峙.促进小城镇在城市化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J].城市规划,1988(4). [4]崔功豪,马润潮.中国自下而上城市化的发展及其机制[J].地理学报,1999(5). [5]温铁军,中国的城镇化道路与相关制度问题[J].开放导报,2000(5). [6]朱选功,城市化与小城镇建设的利弊分析[J].理论导刊,2000(4). [7]杨宣春.发展小城镇:解决中国就业问题的战略选择[J].理论前沿,1999(11). [8]吴家政.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小城镇发展[J].农村经济,2003(3). [9]张运生,曾志远,李硕.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解决途径的探索[J].人口与经济,2003(3).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