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人”,走在“现实无声的默片里”,想起“一场又一场中国特质的雨”??请在第2、5、11段中挑选一段,读出它的“情味”,谈谈你的理解。(学生自由朗读试读,教师点拨,约10分钟。) 师生交流:第2段:热爱、骄傲、坚定、眷念??(主基调:饱含对自己祖国文化的热爱。) 第5段:伤感、沧桑、悲凉、凄迷??(主基调:融入了个人身世经历的沧桑。) 第11段:失落、忧虑、沉痛、怨艾??(主基调:弥散着对传统文化意趣消逝的忧思。) (板书:爱、悲、忧) 备课。设计五、“听听那冷雨”教师总结:一个内蕴深厚的文本我们用一节课是无法读尽,无法读完的;我用这样的三个词,去概括它的情味,显然也是很肤浅的。就在前两天备课过程中,我还有了这样的发现(出示 PPT8): 现实是一张默片,可作者偏要你去“听听”, 恰恰是“听”,才能凸显其“缺失”,才能凸显其“冷”,才能引发我们当下的思考。“杏花春雨已不再,牧童遥指已不再,剑门细雨渭城轻尘也都已不再。然而他日思夜梦的那片土地,究竞在哪里呢”? 那个行人或许至今还在雨中踟蹰,可能是你,也可能是我,请问:中国人的“中国”到底在哪里? (江苏省扬州中学 225009) 析文如解牛:技经肯綮之未尝警王鹏伟常见一些青年教师讲教学观摩课时,选择一些构思奇妙,语意丰赡的篇章,这种偏好实在是“自讨苦吃”。为什么这么说呢?有的篇章文理显明,语意明了,便于分析,适合“讲解”;有的文章文理曲折,语意含蓄,适合“品味”。“品味”出来的东西,常常“可意会而不可言传”,交流心得来得方便,如要“讲解”,实属不易。由此想到《庄子》的庖丁解牛:“因其同然,技经肯綮之未尝??彼节者有问,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从原文来看,切中肯綮的意思并不是“击中要害”,而是顺乎自然,游刃于骨肉交错之处,尚有空隙,不伤筋骨。文章犹如肌体, 文理错综复杂,析文如解牛,要选好人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