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我国货币供应量对股票市场的影响的分析研究

上传者:苏堤漫步 |  格式:pdf  |  页数:50 |  大小:0KB

文档介绍
指数与货币供应之间的相关性进行考察。从回归分析的结果看,股价指数与货币供应量正相关,相关系数比较微弱,但具有一定的统计显著性。易纲、王召(2002)把Is-一LM模型引入了股票市场,从动态角度详细分析了股票市场作为传导渠道的可能性,他认为货币供给增加不仅会带来普通商品价格上涨,同时会使股价短期发生超调现象,最终收敛于高于原始均衡点的稳态方向。之后的学者大都使用时间序列的经济计量分析法进行研究。周英章、孙崎岖(2002)运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以及预测方差分解等方法分析了 1993年1月到2001年4月间的数据,研究发现股价的波动明显领先于货币供应量。同时股票价格对三个层次的货币供应量影响效果是不同的,对M1的影响最显著,对MO和M2的影响却不明显.这意味着股市价格可能会改变货币供应的结构。刘烷松(2004)对1995年1月到2003年8月的数据运用协整检验、格兰杰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引言因果检验等计量分析法,发现每年薪增的MO和M1的增减方向与股市涨跌方向基本同步,投资者可以利用货币供应量变动的信息来预测股市走势。同时M1的变化会导致上证指数的变化,利用M1的信息可以增强对我国股市的预测能力。王邦宜,钟瑞军(2005)对传统研究方法加以改进,认为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速比环比增速更能准确的反映央行扩张或紧缩货币的调控意图。他们对上证指数和深证成指建立了误差修正模型,结果表明,MO同比增速对股市波动具有良好的解释作用,同时居民储蓄增加会导致股指反向变化,而其他货币供应量指标对股市的影响都不显著。楚尔鸣(2005)也采用误差修正模型进行分析,发现货币供应量与沪深流通股总市值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而且短期波动的影响也是非常显著的。综合来看,国外的大多数文献研究都表明货币供应量能够对股票价格产生正向推动作用,而对于正处于发展阶段的中国股票市场来说,国内学者的研究结论各有不同。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