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偶然的,同样是日积月累的结果。不做相应的危机管理,最终可能致使形象危机的产生。Robert.Heath为此提出,“任何危机都需要形象管理”。这让我们更加认识到认识突发公共事件与政府形象管理的紧密关系。1.2.2.国内研究现状(1) 突发公共事件理论我国学者对对突发公共事件管理的研究相对起步较晚,最早开始于20世纪末,关注的领域是国际政治。比如:胡平1993年在《国际冲突分析与危机管理研究》中重点指出了应对国际危机的做法,并提出了较为系统的危机管理方法。许文慧、张成福(1998)将研究视野集中于国内政府的危机管理,在《危机状态下的政府管理》一书中,分析了危机状态下政府管理的特殊性。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推进,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特别是20 世纪90 年代,秦池酒、巨人集团等事件的发生,使企业危机管理研究成为专家学者关注的重点和焦点。1999 年,武汉交通大学佘廉教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企业危机的预警原理与方法研究》成果获得较好评价。在特定灾难事件,如洪水、地震、气象等灾害的控制方面,中国科学院魏一鸣教授发布了《自然灾害复杂性研究》,促进了人们对自然灾害防控等整体行为的探索。进入21世纪后,国内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呈现高发态势。“非典”、H1N1禽流感、汶川地震、瓮安事件等危机都促使国内学者反思我国的突发公共事件管理。一部分学者从体制机制、制度建设方面入手,力主通过健全法制、完善体制机制,加强制度建设不断提高政府的突发公共事件管理能力。如:王乐夫、马俊认为,做好危机管理,必须建立有效的预警机制、内部协调机制、政府间合作机制和国家间合作机制等。肖金明则论述了法制建设的重要性和具体措施。吴兴军则提出,应建立突发公共事件管理监测预警机制、建立快速高效的应急处置机制、建立善后机制。另一部分学者则将关注的焦点放在公共关系上,对政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