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放在了1942年一般,是十分有远见的。但值得注意的是,李洁非断言:“‘九一三’真正根本性的影响是让一代人改换了思想背景。”他将这样一个特殊的政治事件看成了改变一代人精神状况的决定性转折点却有言过其实的嫌疑,笔者认为“九一三”事件只能是一切地下暗涌欲将迸发的先兆或导火线,而不能成为李洁非说的“分水岭”。在“1986时代的三棱镜”里,1986是中国第六、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分界线,李洁非在开篇论述了大量的时代背景,关于民间的新风气、新变化,无疑是想证明权力的话语规训力的减弱,从而给了文化本身自由发展的空间。李洁非强调了一个关键词“庶民精神”,其背后的意义标志着民间文化在知识体系中的日益凸显。民间本身就“藏污纳垢”(陈思和语),在现代性的大举入侵下,民间便如海绵吐故纳新,迅速崛起,同主流意识形态、知识分子形成三足鼎立之势,成为了90年代文化多元化的前兆。在著作的写作中,李洁非打破了传统思想史的写作模式,以独具个性的语言和丰富的情感倾向为理性的史学研究找到了感性的平衡,如“1962:冬天的童话”一章,他以卖火柴的女孩为意象,比喻当时青年一代组织文学社团的自由就像微弱的火柴光芒,虽孱弱但却存在;在“1972国家与革命”中,李洁非借用了鲁迅笔下“地火”的意象寓意地下文化的暗潮汹涌……这些颇具散文式地描述也为此书的书写也增强了鲜明的文学性,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觉苦闷,反而会体会到作者的生动、思想的活跃,由此可见,这本《典型年度》是一部非常具有个人色彩的历史著作,是对以往历史书写的一种新的尝试。参考文献:[1]舒晋瑜:《李洁非:历史应如镜,勿使惹尘埃》,《中华图书报》2014年2月26日11版.[2]李洁非:《典型年度》,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3年9月第1版,404页.作者简介:江涛(1987-7-2),男,湖南怀化人,首都师范大学,14级在读研究生,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