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还是有明辨是非的能力,知道事情是否合乎法律,但是还是有部分同学陷入误区,法律意识仍需完善。应负刑事责任的最低法律年龄应是14岁,但是大多数的大学生并不知情,这种对法律缺少认知的事实是可怕的。现实生活中,女大学生被伤害的事件越来越多,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对身边的人太容易卸下防备,一件件的事情提醒着我们,要注意自我保护并需要去培养自我保护方面的法律意识。大学生手机、电脑被偷也是时常发生的事情,特别是在公寓宿舍中,未紧锁的门也将成为小偷的契机。大部分的人都认识到自己缺乏哪一方面的法律意识,其对我国的未来法治社会也都抱有信心,但是还是有部分学生未曾有良好的定位,普法工作急需全面开展。大学生现在身处于快速转型的大变革时期,社会控制力弱,并且其涉世未深,还未形成完善的判断力,导致意识发生偏差。许多来自社会的不良文化也影响甚至扭曲了大学生的三观,并且大学生正处于冲动、应对挫折能力较差又伴有不小的虚荣心的年龄,很多事情都能导致他们心理发生动荡,做出过激行为。家庭是人生活的第一个环境,对其影响也最是深刻,不顺的家庭生活与坎坷的儿时生活容易对少年的成长造成很大的不良影响,也有一些家长自身行为不当或是过多的溺爱迁就孩子都会造成其行为的不恰当。由于中国的高考制度,许多学校会更注重成绩,而忽略了德育,长期以来造成了恶果。对于热点问题,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人类的思想也在悄然改变,越来越早熟的少年导致校园暴力事件层出不穷,小学生的群殴打架事件也不少,对于这个问题,大部分的大学生都认为有必要将法定应负刑事责任的年龄再次提前。同性恋也慢慢的正式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接受了很多新兴事物的大学生对此大多抱有“支持真爱,无关性别”的态度,思想新颖的大学生比四五十岁的成年人更能接受这一点,其它国家承认同性恋的婚姻这一行为被很多人认为也能够普及到中国。提出建议1、在学习的过程中加入更多的法律知识课程。法律课程上应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