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从中国古代诗词看金星

上传者:相惜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26KB

文档介绍
原型又来自古希腊神话中的美神阿弗罗狄忒,所以在西方文化中,金星基本是美的象征。在中国文化中,金星也经常是一颗美丽的星,但一进入星占领域,金星立刻就和战争、动乱联系在一起,成了一颗灾星了。在其他许多民族的习俗、星占或传说中,也有类似的说法,如古代腓尼基人、犹太人都认为金星是恶魔的化身,古代墨西哥人也害怕金星,当金星出现在窗口时总要关闭门窗,怕金星的光芒给人带来疾病。我国古代有很多诗句都表现了金星与战事的关系: 马饮长城水,军占太白星。([唐]徐九皋《送部四镇人往单于别知故》) 长安少年游侠客,夜上戍楼看太白。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唐]王维《陇头吟》) 势疑空山竭九泽,杀气已应太白高。([北宋]曾巩《一鹗》) 上文提到“金星伴月”,说它美丽,是在普通人的眼中,而在星占家眼里,金星走到月亮附近,尤其近到犯、掩的程度时,是一种相当凶险的天象,预兆着人间将有大的战争。所谓“犯”,指金星距月亮“一尺”(今天的1°)之内,“掩”是月掩金星,不过古人不知道月亮和金星哪个离我们近,常称“太白入月”或“太白食月”,即金星在月亮前走过,实际上,“太白食月”是不可能发生的。李白的《胡无人》写道: 云龙风虎尽交回,太白入月敌可摧,敌可摧,旄头灭,履胡之肠涉胡血。其中“太白入月”天象,预兆着胜算在我们一方,李白此诗反映的是“安史之乱”时期人们对侵略中原的胡人的愤恨,“旄头”指昴星团,昴宿正是胡人的分野。南宋人唐士耻《丙寅孟夏闻捷和陈平》: 朝家遵养自三宗,一旦吾皇定一戎。近事长庚偏入月,清诗太白又先功。诗人在丙寅年(可能是公元1206年)的初夏,听到北方的军队打了胜仗,北戎可得安定,近来有出现了“长庚入月”的天象,想起李白的“太白入月敌可摧”诗句,更加感到鼓舞人心了。南宋人晁公溯《单于行》: 一龙渡江已升天,妖氛夜冲牛斗躔。胡儿临江饮胡马,仓皇捐弃珊瑚鞭。蒲萄宫中日复日,长庚食月单于泣。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