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没背景介绍;或由于长年形成的应试教学习惯,只介绍作者的字号以及所处的时代,便开始讲授诗歌内容,这让学生在理解诗歌时很费力。Р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包含了作者的主观审美感受,诗歌更是主体意识的河流,或抒情或说理都是有感而发,正如白居易所说的“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每一首诗都有它产生的社会根源和性格根源。因此,必须对作者的所处的社会环境及其个人遭遇做详细介绍,从中获悉作者的性情特点及写作特色,这样对诗歌的理解就更加全面而具体,更有利于进入诗歌意境。如在教学杜甫的《登楼》时,如果不了解该诗写于安史之乱刚刚平定而吐蕃入侵、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时,就无法理解诗人“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的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和诗人沉重忧伤的感情。再者,在考试中诗歌鉴赏题也是常给出一些与写作背景相关的注释,且诗歌鉴赏的选题的作者大多都是我们熟悉的,所以就应该要求学生调动所学知识来“知人论世”,结合作者的生平事迹,根据诗歌注释来了解整首诗歌的感情基调,从而进入诗歌的意境。例如《雨巷》的教学,我们单从字面意义来看,这是一首爱情诗,主人公在追寻像丁香姑娘一样美好的女子,但是结合当时社会背景以及作者的的生平,我们也可以把这首诗看做一首政治诗,,丁香姑娘又成了作者的政治理想。Р诗歌所传达给我们的永远是生命的体验,一种生命力的跳跃。学习诗歌不仅陶冶学生的情操,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近距离地欣赏文学的极致,进而培养一颗关怀万物、活泼美好的心。激发其精神生命的意识。故本文从教学方法入手,当然其中必也有疏漏之处。教学相长,通过与学生相互交流,还会有许多新方法可以尝试,这就要求教师要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积累经验,在茫茫诗海中寻觅属于自己的一叶舟。Р参考文献:Р[1]程丽容,周晓琳,翟启明·中学语文教材分析方法与实践·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Р[2] 翟启明·新课标语文教学论研究·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