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倒座、耳房、东西厢房组成。院中间用石头铺设的是一个大大的福字。两边的东西厢房是主人的太太和儿子居住过的房间,堂屋的台阶要比厢房的高,是当时主人所居住的房间。这座院落在保护改造前曾居住着18户100多名弱势群体居民,居住生活条件非常落后,在保护改造过程中,政府利用保障房政策,对18户居民全部给予廉租房实物配租,使他们住上了水、电、暖、气齐全的楼房,彻底改善他们的居住条件,完成了城中村改造,同时有效地保护了古民居院落,使之一举三得。Р各位来宾请抬头看一下堂屋上面挂着一个“乐善堂”的匾额。据载,是因马廷勷的爷爷马占鳌为人大方,乐于助人,慈禧太后得知后,就赐予他“乐善好施”四个字。Р(各位来宾我们里面请)我们看到的摆设是八仙桌罗汉椅,后边放的是琴桌,以前的回族家中会在中间放有古玩或在上方挂一副中堂。Р再看这边,炕上放有小方桌和火盆。我们临夏有这样一句话“回回家中有三件宝:唐瓶,盖碗,白帽帽”。回族人喜欢喝盖碗茶。而喝盖碗茶有一个讲究,就是必须用烧到极致的沸水冲泡,所以火盆的作用就在于此。Р这里套有卧室,是主人休息的房间,旁边所放的柜子是民国时期典型的雕花柜,里面套有一小书房。整个屋子的屋顶是比较高的,最大的特点是冬暖夏凉。Р这两边的房屋叫做耳房,楼上是主人家未出嫁的姑娘住的房间,楼下是丫鬟住的。堂屋两边的格局都是一样的。Р墙上的蓝色字体,是文革时期遗留下来的,作为一个历史的见证。我们看到的这排房屋就是当时佣人所住的房间了。请看这墙头上刻的就是“暗八仙”,也就是道家八宝,回族家里不会挂人像和动物,所以就刻有这“暗八仙”,寓意祝颂长寿,这是回汉文化融合的具体体现。Р我们的六十四和六十五号院就是作为手工艺馆和人物故事馆进行打造。Р前面有一小型的文化广场,是居民和游客可以休闲娱乐的场所。中间设计有八宝盖碗茶铜雕水系,向来客展示回族的茶文化。Р今天的八坊十三巷讲解就到这里,请大家自行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