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三坊七巷景区讲解词

上传者:塑料瓶子 |  格式:doc  |  页数:17 |  大小:80KB

文档介绍
门是何等气派威风,而塔巷这个门就比较平实谦和,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主人“开门出仕、闭门归隐”的人生态度。Р【塔巷】Р出了二梅书屋,我们现在来到的是塔巷,全长295米。为什么叫塔巷呢?大家顺着我手指的方向,看到巷口牌坊门上的小塔了吗?塔巷已经有千年历史了,顾名思义在这条巷里面曾经有一座塔,是唐代闽王王审知的部下所建,名为“育王塔”。五代时王审知大力提倡佛教,在城里大建寺院,当时福州有大大小小700多座寺庙和各种塔,宋代太守谢泌曾经写到“城里三山千簇寺,夜间七塔万枝灯”,这可谓是当时福州城内一大奇观了。这里提到的“七塔”就包括现在的白塔、乌塔、寿山塔、神光塔、定慧塔、崇庆塔以及这条巷里的育王塔,当时育王塔被视为福州文运兴盛的象征。据记载该塔在明代时废弃消失了,到了清代有人就在巷门上立了现在看到的这座袖珍塔,作为古迹纪念,以证实塔巷名称的来源。塔巷曾经非常繁华,最早福州电灯公司就在这条巷内,还有闽书报社、民间慈善团体红十字会、中华书局、文兴境书场、云林图书纸店、三妙轩照相馆、大纶、天章绸缎店等。此外,这里还有很多名人故居,如宋朝杭州知州陈襄、清朝知州王夑、浙江巡抚王有龄父子、海军将领叶伯鋆、民国陆军元老王麒、末代皇帝溥仪老师陈宝琛兄弟陈宝瑄等等。出了塔巷,我们将穿过南后街前往衣锦坊。Р【刻书雕塑】Р现在我们看到的雕塑景观就是古时南后街上的传统工艺行当——刻书。历史上三坊七巷居民多为官宦商贾、名家大儒,因而南后街上集中了大量的书坊、书店、裱褙店等书香行当,文化氛围相当浓厚。这里的书坊出书量很大,刊刻了许多文献,著名的《闽都别记》和林纾首译的《巴黎茶花女遗事》就是在这里刊印成书的。这些书坊大部分都是文人开的,其实这些店并不是以赚钱为主要目的,而是通过卖书、换书达到文化的交流。当年聚集在南后街的书坊多达24家,有的书坊还兼营刻书出版业务,前店后坊,边印边售,逐渐成为南后街的文化品牌。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