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突发环境事件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上传者:hnxzy51 |  格式:docx  |  页数:3 |  大小:22KB

文档介绍
分管副总报告。填写《隐患报告单》。接到报告的人员应及时予以处理。在日常交接班过程中,做好隐患治理情况交接工作;隐患治理过程中,明确每一工作节点的责任人。3.自改:一般隐患必须确定责任人,立即组织治理并确定完成时限,治理完成情况要由企业相关负责人签字确认,予以销号。重大隐患要制定治理方案,治理方案应包括:治理目标、完成时间和达标要求、治理方法和措施、资金和物资、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责任、治理过程中的风险防控和应急措施或应急预案。重大隐患治理方案应报企业相关负责人签发,抄送企业相关部门落实治理。企业负责人要及时掌握重大隐患治理进度,指定分管副总对治理进度进行跟踪监控,对不能按期完成治理的重大隐患,及时发出督办通知,加大治理力度。对因排查隐患不深入、不细致或对排查出的隐患整改措施不到位,责任制不落实致隐患长期得不到整改的,依据本公司有关规定严肃追究其责任,情节严重者,给予适当的经济处罚。对在本公司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者,给予奖励。4.自验:重大隐患治理结束后企业应组织技术人员和专家对治理效果进行评估和验收,编制重大隐患治理验收报告,由企业相关负责人签字确认,予以销号。5.加强宣传培训和演练公司每年对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制度、突发环境事件风险防控措施的操作要求、隐患排查治理案例等开展宣传和培训,并通过演练检验各项突发环境事件风险防控措施的可操作性,提高从业人员隐患排查治理能力和风险防范水平。如实记录培训、演练的时间、内容、参加人员以及考核结果等情况,并将培训情况备案存档。6.建立档案1.企业隐患分级标准。2.隐患排查治理制度。3.年度隐患排查治理计划。4.隐患排查表。5.隐患报告单。6.重大隐患治理方案、重大隐患治理验收报告。7.培训和演练记录以及相关会议纪要、书面报告等隐患排查治理过程中形成的各种书面材料。8.隐患排查治理档案应至少留存五年,以备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抽查。1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