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2018年福建省历史会考必修二适应性练习

上传者:菩提 |  格式:docx  |  页数:22 |  大小:638KB

文档介绍
Р A.延缓了半殖民地化的进程 B.促进了人口流动与信息交流Р C.推动了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 D.客观上推动了近代化的进程Р 二、非选择题Р 13.社会习俗的变化能够从一个侧面反映和见证社会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Р 材料一康有为认为女子裹足,不能劳动;辫发长垂,不利于机器生产;宽衣博带,长Р裙雅步,不便于万国竞争的时代,因此上书皇帝请求放足、断发、易服以使“与欧美同俗”,Р又说“非易其衣服不能易人心,成风俗,新政亦不能行”。Р 材料二Р Р Р 材料三20世纪六七十年代,“毛式中山装”一统中国服装市场。如今,我们的服装不Р拘泥于一种风格一种潮流,而能在令人眼花缭乱的服饰上,演绎出许多文化的味道来。Р 请回答:Р(1)概括材料一中康有为的主张,并分析其目的。Р(2)材料二反映近代中国社会习俗发生了哪些变化?并简要分析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Р(3)分析材料三中服饰由“毛式中山装”一统天下到“令人眼花缭乱”的原因。Р 14.阅读下列材料:Р 材料一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20年代末,近80年间,上海地区才完成了从传统交Р通工具到近代交通工具的变迁。轿夫、纤夫的呼号,小车的吱咛,大车的转动,汽笛的呜Р咽,火车的轰鸣及飞机的长啸声等相交织,合奏出一支中国传统交通运输工具向近代化交通Р运输工具变迁的共鸣曲。Р 请回答:Р (1)近代中国出现了哪些新式的交通工具?Р(2)近代新式交通工具与传统交通工具比较,有何进步之处?Р 材料二一些闭塞的地区因铁路而活跃,一些古老的城镇因铁路而面目一新。铁路在畅Р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意味着建立“铁路交通日常急Р需的各种生产过程”。所有这一切,无疑都有助于打破中国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惰性”,推Р动中国的现代化的进程。Р ——周积明《最初的纪元》Р (3)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式交通的出现对中国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