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性。(1分)教师在教学生一个新概念时,会考虑到概念的关键特征,并下工夫去讲解之。但是任何概念的实例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它们构成概念的无关特征,因此尽管教师再三地讲一概念的关键特征,个别学生还会不知不觉地把某些无关特征加入到识别概念的条件中去。(3分)所以从实质上讲,呈现变式实例就是要教师善于从学生的角度去看一个新概念的教学,了解或猜想学生可能会犯的加入无关特征的错误类型,从而事先准备好有关的变式例子,以便及时地纠正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错误。(3分)Р试卷代号:1170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教育心理专题试题 2010年7月Р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Р1.在人类的一个成熟的性细胞里有( C.23条)染色体。Р2.“发现学习”的概念是( B.布鲁纳)提出来的。Р3.相互性观点采择属于塞尔曼的儿童观点采择发展的( C.阶段3 )。Р4.经典条件反应学习理论起源于(A.巴甫洛夫)的研究。Р5.桑代克在一项实验里划了3000条线段,结果表明( D.反馈比重复更重要)。Р6.柯勒的猩猩苏丹实验揭示了( D.头脑里的运作对解决问题起决定性作用)。Р7.陈述性知识学习的根本目标是(D.自行派生新命题)。Р8.为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教师提供的一个乱真“非样例”应该是( B.在极少数关键特征上和一个“是样例”不同,而在非关键特征上相反)。Р9.在距离正态分布平均值的一个标准差里包括了(B.34. 13% )人口。Р10.测验题目很难的话,测验结果会成( B.正偏态分布)。Р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Р 1.如果一名儿童在“霍丽爬树”这个故事测验里说“霍丽的爸爸如果不知道霍丽爬树的原因就会很生气,但是如果知道了,那就不会生气”,那么该儿童的观点采择能力属于(社会信息的观点采择)阶段。Р 2.提出“心理地图”概念的心理学家是(托尔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