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Р3.2 把握契机、寻求突破以法律法规为依据,以突发事件为契机,积极开展危险因素分析,促进政府政策性文件的出台。2006年成都市多所学校连续发生了几起食物中毒,造成了很大影响。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过这几起事件的处理,调研了成都市学校卫生防病管理的现状,最终促成成都市政府出台了《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卫生工作的决定》,随之市教育局、市卫生局也出台了具体的实施细则。这份地方政府具有重大指导意义的纲领性文件极大地推动了成都学校卫生工作。无论是5.12地震,还是甲流,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都积极开展学校卫生防病危险因素分析,及时提出科学建议,帮助教育部门解决问题。如地震后建立了大量板房学校,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迅速调研,摸清了板房学校卫生防病关键环节,并立即对全市板房学校开展了针对性强的专题培训,获得了政府和教育部门的高度肯定。通过这些事件,确立了疾控中心在学校卫生防病工作中的技术支撑地位。市教育局将学校卫生技术指导工作全部委托我中心,每年划拨专项经费委托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全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进行学校卫生师资培训,利用这个平台,进一步密切了和教育部门的联系,取得了教育行政和学校对疾控工作的大力支持。Р3.3 总结提炼,推广应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普遍存在重工作,轻科研现象,工作中形成和积累的的信息、知识、经验往往无法被衡量,处于无序状态,管理分散,格式各异,很难有效利用,导致适宜的卫生技术在基层的普及和应用明显不足,优势卫生技术资源不能共享使用[5-6]。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清醒地认识到这一问题,因此,在学校卫生管理体系建立的探索性工作中,充分重视知识的交流、共享和储备,及时将相关工作进行总结提炼,并上报四川省卫生厅,被省卫生厅列为2010年四川省医疗卫生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同年在全省疾控系统推广,得到绵阳、乐山、凉山、广元、南充等多个地市州疾控中心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