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20曹丕的文章“不朽说”:经国之伟业,不朽之盛事汇编

上传者:相惜 |  格式:docx  |  页数:6 |  大小:0KB

文档介绍
羁绊, 不再以文学作为政治功业的代偿品, 从而提升了艺术的独立价值。他所追求的文章不朽, 是以个体生命的延伸为宗旨的人生不朽, 颇有先哲所谓“死而不忘谓之寿”的人生超越意识。从曹丕以后, 文学思想上逐渐强化了一种新的文学价值观念, 那就是突破传统的“三不朽”的人生价值追求, 在德业、功业与文学三者之间的关系上, 明确地将文学对于人生不朽的价值放在首位, 从而形成了文学本身即为不朽, 不朽的文学可以传载作者文名, 以使作者有了人生不朽的艺术人生观。与中国相对的西方也有“不朽观”,但其与中国通过文章流传于后世以达个体的“不朽”观有着大大的不同。西方人主要向彼岸的外在超越, 在西方文化传统中长久地占主导地位的是上帝存在, 灵魂不朽的观念。灵魂不朽的观念最初只是指灵魂作为一种精神性的实体不会随着肉体的死亡而消失, 后来又蕴含着对人的精神、道德、智慧的无限性的追求, 既要使个体在来世得以拯救, 又要使生存本身具有不朽性。发展到近代唯物主义, 也出现了一种仅以现世存在为取向, 把人的一切活动导向现存世界的不朽的观念。而中国,前面提过“不朽观”是从儒家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来的,其根本的立足点在于个体本身的价值,而在于其内在的方面。人不断完善自身的道德修养,这种道德修养投射在作者的文章中,就能达到不朽,属于内在的自我超越。与西方“不朽”观比较, 中国的“不朽“观可使人们更好地对待生命, 克服生命本身的规定性, 超越自我, 从而使自身进入历史,达到“不朽”。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明辨是非的能力。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培养文学情趣;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鼓舞我们前进。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