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根真菌提供糖分营养。最为复杂的共生关系则体现在共生动植物的行为上,如鱼虾为大型海洋捕食动物“义务清洁口腔”的行为,就是一种非常典型的共生互利现象,鱼虾放心地在捕食动物的嘴里获取食物,而捕食动物则悠然自得地享受免费的“口腔清洁服务”。共生现象还存在于遗传层次之上,即共生双方共享基因。如一种以阳光为能量的海蛞蝓,从所食的海藻中吸收叶绿体,在海蛞蝓的基因组里包含有从海藻获得的基因,没有这种基因,海蛞蝓将无法有效地将叶绿体转化为能量。因此,海蛞蝓与海藻共享了将叶绿体转换成能量的基因,在遗传层次上形成了一种共生体。病毒与宿主之间也形成共生关系。病毒是一种“专性寄生物”,它们只能在宿主的细胞内繁殖,与宿主形成一种密切的伙伴关系。对于许多病毒来说,比如流感病毒,与宿主的关系是一种寄生关系,同时也是一种短暂存在的关系。但是,有些病毒一直不离开宿主,从而引起持续的感染,这种在宿主体内长期逗留的行为改变了共生的性质,有可能朝着共生互利的方向进化,被称之为“侵略性共生”。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上世纪50年代澳大利亚野兔群中爆发的疫病——多发黏液瘤病。欧洲兔子于1859年作为食物来源被引入澳大利亚,在澳大利亚的新环境中,由于没有了天敌的制约,“兔口”迅速膨胀,导致了一场农业生态灾难,大批牧草地被破坏。1950年,这些兔子感染了被人类故意释放到野外的黏液瘤病毒,短短几个月里,澳大利亚东南部地区荒野中的野兔中的99.8%被消灭。黏液瘤病毒淘汰了绝大部分澳大利亚野兔,但还是有极小部分野兔通过遗传基因变异幸存了下来——疫病扫荡过后,进化产生了澳大利亚野兔和黏液瘤病毒的共生机制。也就是说,这种病毒和澳大利亚野兔成为共生伙伴。之前,黏液瘤病毒的天然宿主是巴西野兔,它们是巴西野兔的共生伙伴,但对其的影响至多也就是在皮肤上出现一些小小的皮疹色斑而已。如今,病毒在一种互利共生的状态下,与澳大利亚野兔相安无事地共生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