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教师培训材料――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单元解读

上传者:幸福人生 |  格式:doc  |  页数:12 |  大小:36KB

文档介绍
题可以在带领学生进行活动2过程中得到解决。组织学生阅读材料“人口增长对土地压力”,完成联系框图填充,同时应提出思考问题,“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怎样才能进入良性循环呢?”鼓励学生自己绘制出良性循环结构图。以“亚洲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席”身份,组织学生小组讨论,通过角色扮演,体验亚洲人口问题紧迫性,增强责任感,同时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多样地域文化】关于不同地域文化,内容相当丰富。由于初中阶段对文化了解还很浅薄,对文化复杂概念体系也很难形成区别,所以,教材知识体系很简单,只是呈现一些文化实例,让学生对地域文化之间差异产生感性认识,重点是这些文化现象与自然地理环境之间关系。本框题教材在进行人口讲解时候,提供了两幅重要地图:“亚洲三大文明发祥地示意”(图6.16):该图大体上展示了亚洲文明发祥地自然环境特点,这里由于三地间共同点相同,有利于得出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影响肯定结论。教材选用三个文明发祥地都是分布在亚洲,在非洲尼罗河下游分布着另外一处人类文明发祥地,可见,人类四大文明发祥地其实都是分布在河流流域。这也充分提现了环境对人类影响与制约。“亚洲不同地区住房、服饰等差异”(图6.17):这幅图主要是通过文化现象来展示各地文化,然后再辅以文字呈现该地地理环境特点,从而形成人精于人类生产生活形式之间关系,从而突出了不同环境下不同人文现象。教学中,引导学生阅读“亚洲不同地区住房、服饰等差异”(图6.17),可组织学生分组剖析活动1,教给学生观察顺序与思路,让学生说出: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培养学生观察剖析能力,同时形成主动学习态度与竞争合作意识。活动2可以在学生课下搜集资料基础上,让学生扮演亚洲不同民族代表,介绍本民族生活自然地理环境,以及独特风俗习惯。也可以用游戏形式,一个组介绍一个民族风俗习惯,其他组猜猜这个民族分布在亚洲什么地方。充分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