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连云港港灌河港区燕尾作业区通用散杂货码头工程

上传者:塑料瓶子 |  格式:doc  |  页数:81 |  大小:1163KB

文档介绍
连云港海洋站35年(1967~2001年)各向年极值波高和1967~1982年波高、周期的实测资料,分析本工程海区的波浪特征如下:本海区风浪年平均出现频率为93%;兼有风浪和涌浪的混合浪。常浪向为E向,年出现频率为20%,次常浪向为W向,年出现频率为14%。冬季常浪向为NNE向,春、夏、秋季常浪向为E向。工程区域主要波向的50年一遇设计波要素见表1-1。表1-1码头前沿50年一遇设计波要素波向水位(m)波高(m)周期T(s)波长L(m)波速C(m/s)H1%H4%H5%H13%NE~ENE设计高水位2.882.442.361.988.5289.710.53设计低水位2.271.931.871.558.5278.29.23极端高水位3.673.123.022.548.5291.910.79N~NNE设计高水位2.922.482.42.018.5990.710.56设计低水位2.482.112.041.708.5979.59.25极端高水位3.823.253.152.658.5992.910.821.2.5泥沙(1)含沙量根据1994年8~9月灌河水文测验和2004年6月水文测验资料分析,灌河内水流流速大,水流狭沙能力强,水体含沙量较大。灌河及口外垂线平均含沙量的分布具有以下特点:口内段河道含沙量高,口外含沙量明显低于口内;落潮含沙量大于涨潮含沙量,大潮大于小潮。1994年8~9月观测的燕尾港到小蟒牛工程河段大潮全潮平均含沙量为1.71kg/m3,小潮全潮平均含沙量为1.07kg/m3。灌河内平时(非大风浪天)的含沙量可以认为在1.0~1.8kg/m3范围;2004年6月水文测验期间正遇5~6级大风,灌河内和口门附近含沙量较以往观测资料明显增大,灌河口内涨、落潮平均含沙量达4kg/m3以上,口门附近含沙量涨、落潮平均含沙量分别为1.23kg/m3和2.20kg/m3,详见表1-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