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对比中美经济模式及民生情况

上传者:叶子黄了 |  格式:doc  |  页数:12 |  大小:23KB

文档介绍
另存更大的问题是:当前中国经济最大风险还是存在于房地产中。大家都知道,房屋高库存说明了房地产产能严重过剩,此时高房价背离了市场规律,就应该降价。是因为降房价直接影响到政府高度依赖的土地政策所获的既得利益,政府就不愿意它降。因此才会有以降库存的名义,抬高金融杠杆鼓励民众购房的政策出台,也就把房价进一步推高。形成:高房价-高库存-高杠杆-带来更高房价的恶性循环“怪圈”。此问题如解决不好,一旦“泡沫”破裂,美国的“次贷”危机将是前车之鉴。强势政府主导经济模式的最大负面作用,还在于她造成了“国富民穷”的效应。这就需要政府解决还权让利的问题,要还权于市场,让利给民众。才能提升内需动力,调整好结构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对于上面存在种种问题,中美双方都应该要认真面对,而解决这些问题都得靠改革。奥巴马曾多次强调要增加美国制造业的比重,一是为了增加本国的就业率,二是为应对中国接下来的改革作未雨绸缪。中国则必须要坚定地全面推进深化改革,这里更要偏重的是社会改革和政治改革。社会改革的主体是分配,即分“蛋糕”。这就是说,社会改革要求一部分人(往往是富人)从自己的钱包里面掏出一部分来给其它社会成员(往往是穷人)来分享。而政治改革则是要从一些人(既得利益者)手中拿回权力来普惠大多数人。这都很难,特别是后者更难。但中国的前途和命运都系此于一身了。可是,当下有些情况却事与愿违。新加坡中国问题专家郑永年教授认为,中共十八大以来,在国家政策层面,虽然已抛弃了以往的单纯的GDP主义,因为人们意识到原来的方式不可持续。在经济进入新常态之后,人们希望真正能够经过经济结构的调整、经过供给侧体制改革,来寻找和激发新的增长点,在继续把大饼做大的同时分好大饼,也就是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可是,现实并非这样。因为这些年来,中国经济政策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千方百计地要老百姓把口袋里的钱掏出来放到市场上去,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