款70%的用在城市的规划上,极少的教育经费在分配上还存在着严重的不公平,大多用在城市的教育部门,能够分配在农村的幼儿教育行业的经费少之又少。因此农村幼儿园基本没有稳定的经费来源,农村私营创建的幼儿园大多是农民自己出钱,靠收取学费作为经费,乡政府的财政支持微乎其微。政府在城乡资金投入的不公平,也导致了城乡教育行业的两级分化现象,近年来,大周镇加大了对教育行业的建设,对城镇中心幼儿园也首次投入100多万的高额资金来改善村镇幼儿园的条件,但这种资金扶持也存在不公平与拨款不及时的现象。Р4.国外农村幼儿园管理的现状与启示Р韩国闻名海外的“幼儿教育国家化运动”是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当时韩国正处于新农村的建设狂潮,不仅在农村大量增设和改建新农村幼儿园,大力推进幼儿教育国家化,而且还制定和颁布了相关的法律对农村幼儿教育给予保护和有利保障。在这样的历史大背景下,韩国乡镇政府努力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同时增加公办幼儿教育机构数量。美国对农村的教育支持是从1965年开始的,并提出了“开端计划”,用于为贫困、教育环境差以及少数民族的儿童提供教育补偿。法国的“优先教育区”政策,是在1982年提出的,同样对相对受教育水平差的儿童提供帮助对社会环境不利中的儿童教育工作同样引起了印度、菲律宾、墨西哥以及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注意,纷纷采取各种各样的措施给予教育补偿。其中印度政府得到政府的教育资金后,建立了为贫困地区的儿童和妇女提供教育的儿童发展综合服务机构,并没有用于城市建设高档幼儿园。Р通过具体的调查研究发现,外国的幼教事业已经相当成熟。而且相关制度和体系也相对完善。国外的农村幼儿园有权威性的法律文件保护,使幼儿园的相关利益得到保障。另外,政府不仅在政策上对农村幼儿园进行支持,在资金上也给予大力支持。我国的幼儿教育事业起步较晚,因此,国外的幼教相关理论和教育实践方面的措施,都极具有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