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技术创新与社会创新 社会发展的原动力

上传者:梦溪 |  格式:doc  |  页数:22 |  大小:53KB

文档介绍
大的社会转型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呢?首先,技术创新构成了社会转型的基础发动机[7],但是技术创新不可能孤立地发挥它的社会结构功能,因为“在一个经济的技术基础迅速变化的时期,已经建立起来的、有组织的、制度化的现状可能对完全潜在的新技术的开发是最大的障碍”[8]。在这种时期内,社会创新对社会发展和进步来说可能比技术创新更为重要。侯建新曾把西欧社会转型归纳为三种“社会机制”的逐步形成和发展,即社会财富积累机制、生产性经济活动的法律保障机制、产品与要素的流通机制[9]。一般而言,由于社会由器物、制度和文化三个层面构成。从本质上,技术创新通过与社会创新的协同经由器物、制度、文化三个层面促进和影响社会转型,推动社会发展。前工业社会的经济基础是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其器物基础主要是手工工具,“依靠原始的劳动力并从自然界提取初级资源”[10]。与之适应的制度则是基于血缘关系的家庭或庄园。由于生存是人类的第一需要,文化取向上则是以顺应自然和适应自然为特征的天人合一,其主题是“应付自然”。在经历了漫长的中世纪后,西方发生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两大重要的社会创新运动,唤起了人们探究自然的热情,自然科学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取得了一系列的划时代的科学成就,陆续涌现了许多突破性技术创新如效率愈来愈高的纺纱机和织布机、瓦特的蒸汽机以及电能和化学能的使用。每一次重大的技术变革之后,必然引发一大批渐进性技术创新,出现各种技术创新群和产业集群,提升产业结构,机械效率越来越高,机器大工业逐步取代了工场手工业,逐步确立了适应工业社会的各种组织和规章,促进整个技术-经济系统的变革。包括技术和社会在内的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触发了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物质基础已由手工工具变成了各种各样的机械。相应的取而代之的是新制度基础的重建。面对大规模生产流水线,原来的血缘、地域和宗法所起的作用变得微乎其微,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成了以机械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