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受到其他人消费的影响。这样,消费者的偏好就不是孤立的、既定的,而是相互影响的。从偏好的依赖性出发,他证明了消费不是取决于消费者收入的绝对水平,而是取决于收入的相对水平,即消费者在社会收入分配格局中的相对地位。例如,一个中产阶级的人的偏好要受与自己收入相当的其他人的影响。当这个阶级的其他人都购买汽车时,尽管他上下班很近,无需汽车,也会受其他人的偏好影响而购买汽车,因为这象征着他的身份。使他决定购买汽车的主要因素不是他个人的偏好和收入的绝对水平,而是他在收入分配中的相对地位,即相对收入。消费的相对收入假说得出了一些重要结论,有助于我们了解很多宏观经济现象。比如:根据对长期消费统计资料的研究,消费是稳定的,即平均消费倾向与边际消费倾向都是稳定的。相对收入假说对此做出了解释。在长期中,国民收入增加,消费者收入也增加,但除非发生重大社会变革,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动很小,各个收入集团的相对地位不变。这样,长期消费函数就是稳定的。相对收入假说得出了两个推论:示范效应和制轮效应。人要在社会上维护自己的自尊。自尊通过人的社会地位表现出来。在市场经济社会中,人的社会地位取决于收入,并通过消费表现出来。高收入集团的收入和消费方式被作为高社会地位的象征,成为成功的标志。他们的消费方式成为其他人模仿的目标。这种高收入水平者的消费方式对其他人所起的示范作用就是示范效应。在消费中,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穷国的富人学习富国的富人打高尔夫球,一国的穷人模仿富人穿西装,都是示范效应的结果。另一方面,各个阶级的人在长期中形成与自己的相对收入相衬的消费习惯。这种消费习惯难以在短期内改变。因此,当短期中收入减少时,人们为了保持原有的消费习惯,并不会迅速减少消费。这种消费习惯引起的消费减少慢于收入减少的现象,称为制轮效应。在托尔斯泰的小说《战争与和平》中,破落的贵族宁愿借债也要保持贵族式消费的做法,正是制轮效应在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