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中国哲学史考试期末》

上传者:学习一点 |  格式:doc  |  页数:14 |  大小:143KB

文档介绍
其特殊的本性,叫作“气质之性”。“天地之性”即宇宙全体之性,“气质之性”,则是物由其特殊形体而有之性,它是恶的来源。必须变化气质,方可使人复归于至善的境地,使“天地之性”明白起来。十六、试述朱熹关于理气之辩的观点。1、朱熹的“理”有三层意思:一是物之“所以然之故”或物之“所以为是物者”;二是物之“所当然之则”;三是物之必然即“自不容己”者。朱熹认为,自然界的事物都有“当然之则”,而人的活动的准则也应有客观必然性。“理”作为“所以然之故”既是动力因,又是目的因。2、程朱把理看作是宇宙的最高本体,具有客观性、普遍性、永恒性等特征。十七、简述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的学说。以“心外无学”的命题出发,王守仁讲“致良知”的功夫,主要提出了“知行合一”说。他从两方面阐发其基本内容:第一,以知为行,即把主观的东西列入“行”的范围,将“行”主观化。第二,知之即为行,行之才谓知。王守仁强调“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王守仁又强调在习行中学习知识,包含有“履其实”,行而后知的思想。简述王阳明“致良知”学说的含义?1、致良知的基本意义就是拓展自己的良知,将自己的良知扩充到底,把良知推广到人伦日用中去。致良知的至极义就是从良知本体向良知发用流行的展开。致良知的另一层涵义就是其实行义:依良知而行。2、关于成圣、培养理想人格的问题,王守仁认为圣学只是一个功夫,即“致良知”。他的特点在把“心之良知”的展开过程看成是历史过程和个体成长过程的统一,由此侧重于从教育论、感化论上培养内心世界观和人的德性,启发人们“成圣”的自觉和自愿。3、王守仁认为,要在“致良知”上下功夫,就必须把心中“一理”的展开理解为过程,即看作是人类认识的历史过程和个体知识的发展过程。王守仁强调圣学只是一个工夫,即“致良知”。他讲“知行合一”、“动静合一”、“居敬”与“穷理”只是一事,“格”、“致”、“诚”、“正”、“修”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