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实施边远艰苦地区农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建设规划。Р(一)项目的建设,是认真贯彻教育方针,切实提高办学质量的需要Р国家把振兴教育作为基本国策,科技和教育地位及作用越来越重要。国务院在《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中,明确了基础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提出“必须把基础教育在优先地位并作为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切实予以保障”。贯彻落实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推动全社会形成确立基础教育战略地位的共识。争强责任感,拖动基础教育持续健康发展。Р(二)项目的建设,是解决边远艰苦地区农村学校教师住房困难,防止优秀人才外流的需要Р官舟镇、新景乡两乡镇4所学校在近几年的发展中不断取得新的成绩,为某县教育事业做出了不少的贡献,但由于发展较快,教师人数增加也快,而且越来越年轻化,现4所学校教师大多无固定住所,大都在外租房任教。年轻教师收入相对较低,市面租房价格较高,这使得年轻教师难以承受,该项目建成后,将较好的解决教师们的住房难题保障了教师的基本居住条件,优化教师生活环境,不断满足教师生活的实际需要,形成良好的居住氛围,改善办学条件和校园环境,为教师的生活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解决了教职工的后顾之忧,有利于稳定教师队伍,使广大教师都能够安下心来更好地工作。同时,激发了他们扎根基层、教书育人的热情,还可促进城乡教室的合理流动,不断增强学校师资力量,进而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Р(三)项目的建设,是扶持和加强民族教育,巩固和发展民族基础教育的需要Р民族教育是我国整个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工作的重要内容。加强民族教育,是继续巩固和发展我国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保持国家的长治久安,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项目的实施建设,将有利于提高教职工工作积极性、教学主动性,有利于教师的合理配置、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