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全国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座谈会

上传者:似水流年 |  格式:doc  |  页数:9 |  大小:63KB

文档介绍
定体现聚集度的“门槛”,在申报和评定时掌握“某一特定行业产业聚集区”至少有20家同行企业。(四)“限定各地申报数量原则上不超过3个”的问题。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我省区域特色经济发展至今已有20余年,本次申报符合条件的多,如各地仅限3个,将可能导致在全国同行业最有优势的基地被落选,认定结果将缺乏权威性。建议:不限定基地的申报和参评数量,待专家评审后,让各地在入围的基地中自行确定3个授牌者。这样既保证了授牌基地的质量,又控制了数量,也不至于挫伤基层积极性。为及时总结,不断完善,进一步做好国家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和企业型示范基地工作,同时提出以下三点建议:一是编制“申报指南”。为保证基地培育工作的系统性、完整性和规范性,建议商务部编制“申报指南”,要求各地按规定的标准和制式申报材料,便于各级把关和专家评定。二是完善基地扶持政策。目前,基地平台建设扶持资金的下达和支持方向还不尽科学。在扶持方向上涉及商务部门少,涉及环保、物流等其他部门多,对有限的商务资金使用安排不尽合理。建议在支持方向上,增加对企业转型升级的支持,把政策的着力点放在促进外贸发展方式转变上,优先支持公共服务平台项目,优先支持企业转型升级项目,优先支持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的项目。在资金下达时,根据农业、轻工、纺织、机电、高新等行业一般贸易出口占比情况,向各省切块下达,避免基层出现争抢资金的现象。三是多指导、多交流。建议商务部和各进出口商会多到基层调研,对基地工作进行现场指导;多召开这样的座谈会,给大家提供学习、交流的机会,增强外贸系统凝聚力。同时,注重与行业商协会和专家的联系,借力上位,在推进贸易与产业发展中,提升综合能力和专业水平。建议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多出台针对性、操作性强的政策,形成工作合力,引导社会资本和企业资本参与,形成基地培育工作长效的体制、机制。以上汇报如有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