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不一,形态不规整,液化区周围是钙化壁形成“岩洞征”,液化区边缘大钙化影可伸入液化区内则呈现“半岛征”。泡球蚴持续向周边肝组织侵蚀繁衍,形成“小泡征”,提示为新鲜病灶,增强扫描病灶无强化效应。病灶内出现多个同心圆状细颗粒钙化影是泡型包虫病的特征性CT表现。B.4核磁共振成像(MRI)特征影像T1、T2加权像均呈低信号的不规则病灶,内部坏死形成液化灶,病灶周边的新生小囊仍生存繁衍扩展,侵蚀肝组织,呈现“晕带征”。由于腔壁是由肥厚的纤维组织构成边界,形态不规整,MRI检查可显示为腔壁T1WI和‘T2WI均呈较低信号、外周浸润带呈低信号的“地图征”。附录C(规范性附录)免疫学诊断方法人体包虫病免疫学诊断方法有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IH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PVC薄膜快速ELISA等。其中,以ELISA法最为常用且较敏感。现有的包虫病免疫学试验方法在敏感性和特异性上存在很大的差异。试验结果受许多因素的影响:抗原的性质和质量;检测用的试验系统;棘球蚴囊的数量、部位和活力;不同地理虫株差异;个体免疫应答反应的差异等。约10%-40%的手术确诊的包虫病患者用目前已知的抗原检测不到特异性抗体。本规范中列出了国内外普遍应用的一些方法。C.1抗原制备C.1.1囊液粗抗原:完整的棘球蚴组织表面清洗干净消毒后,无菌抽取囊液(宜使用无化脓和无钙化的可育囊)。将囊液经5000r/min离心20min,上清液冻存备用。C.1.2纯化抗原可用磷钨酸、氯化镁沉淀法对棘球蚴囊液抗原进行部分纯化。取20ml离心后的囊液上清,加入2mol/L。MgCl2和4%磷钨酸(用NaOH调节pH至7.5-7.6)各1.2m1.;室温搅拌5min,5000r/min离心30min;将沉淀用0.02mo1/LpH7.2PBS溶解;4℃透析24小时,测定蛋白浓度,—20℃冻存。C.2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