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茶列入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中,成为日常生活用品。饮茶的推广源于唐而盛于宋。宋代文人雅士为了斗茶(类似今日台湾的优良茶比赛),加工製造讲求精巧;饮茶讲究茶品和饮效;沏茶讲求水质、火侯、与茶具,对茶的精挑细选,几乎到了吹毛求疵无以复加的地步。唐、宋人把茶加工製成团、饼或片的正确方法和程序,已难以考据,但是当时茶的品饮艺术已达甚高的水准,确实和这些加工形式有不可分的关系。这种风潮向东传至朝鲜、日本,向西传到西亚、欧洲,向南传达南洋、印度、非洲等;甚至世界其他地区,迄今在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之不同的饮茶方式中,都可以看见它所留下来的痕迹。明代茶叶的加工製造工艺已有改变,由唐宋的蒸菁做团的繁杂加工方法,改为製成散茶方式,团饼茶被逐渐淘汰;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二十四年(1391)下诏废止团茶改以散茶方式进贡,此一重大改变,也促进茶叶加工方式的多元化,而有各种茶类的产生,依据史料记载,明代已有黄茶、白茶、黑茶的不同茶类。利用散茶冲泡,便于直接观赏茶之外观、形状与水色,闻其香气,品其滋味。明代以来散条形茶的加工和饮法,至今虽有改进,但变化不大,今天的茶叶加工和饮用方式可说直接传承自明代的方式。茶叶发展至今全世界已有五十多个国家种茶製茶,饮茶人口遍及全球,茶与咖啡、可可併列为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而且是其中消费最广、最多的。追木溯源,世界各地的茶树品种,採製技术和饮茶风气等,都是直接或间接由中国传播而来,这是无可置疑的。一、茶之东传西元四世纪末至五世纪初,正是中国晋朝末期的五代十国之时,佛教由中国传入高丽,饮茶之风气亦随著佛教的天台宗、华严宗的往来进入朝鲜半岛。十二世纪,高丽松应寺、贸林寺等著名禅院积极提倡茶饮,使饮茶之风快速地遍及民间,朝阳种茶始于中国之唐代,据「东国通鑑」记载「新罗兴德王之时,遣唐大使金氏,蒙唐文宗赐予茶籽,始种茶于金罗道之智异山」,是朝鲜半岛植茶之滥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