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人口老龄化形势下深圳养老保险制度面临的问题与思考

上传者:梦&殇 |  格式:doc  |  页数:60 |  大小:0KB

文档介绍
和“碎片化”问题严重。®Р还有诸如养老保险法律制度不完善、养老金计算公式参数有待调整、转移接续难等等问题,笔者将结合深圳实际情况有选择性的在本文第三章展开分析。第二、问题解决思路Р养老保险制度是应社会追求公平的呼吁而产生的,同时也是为提高社会效率、生产效率而产生的,是在公平与效率的矛盾运动中生长发展起来,它是公平与效率高度契合的一项社会制度。④因此对于上述问题,大部分学者都从公平和效率的角度进行了对策分析。公平:建议将由城镇化造就的大批进城务工人员、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军人等等雇员归为一类纳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范畴,将农民和非从业城镇居民等自雇人归为一类,分两类统一缴费率、养老金计发标准等, 从而有效解决制度差异化、碎片化等问题,对促进社会公平、和谐起到积极的作用。®效率:养老保险基金应遵循安全性、可流动性和盈利性原则进行投资运营实现保值增值。⑥同时应实现养老保险基金统筹层次的提高,逐步实现全国统筹, 将部分较发达省市结余基金调剂至养老金支不抵收地区,提高基金利用率,从而充分发挥其分担风险和互助共济的作用。Р(三)本文创新之处Р本文创新之处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Р第一、以深圳特区为研究对象,先行先试,作为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验田为Р®曾瑾:《社会保障类个人账户综合管理模式的探讨》,载《广东社会保险研究》,2012年第4期,第5页。®邓大松、刘昌平等:《2011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52页。Р®邓大松、刘昌平等:《2011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报告》,第55页。Р®张怡恬:《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效率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3页。Р®席恒、翟绍果:《从理想模式到顶层设计: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思考》,载《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12 年第6期,第583页。Р@邓大松、刘昌平等:《2011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报告》,第52-54页。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