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日常生活里的自我呈现》),布鲁默(认为象征互动论的研究过程包括两个阶段:考察阶段和检验阶段。)22、现象社会学:舒茨在《社会世界现象学》一书将现象学引入社会学研究。23、多重真实由舒茨提出,舒茨认为日常生活是由多重真实所构成的互为主体性的世界,这些真实包括日常真实、梦的世界、幻想的世界、自然地态度的存而不论等。24、常人方法学是谁提出的及其核心观点是什么?现象学社会学的另一代表人物加芬克尔,他出版了《常人方法学研究》一书从舒茨的理论发展出一种经验研究方法,即常人方法学,也译为本土方法论、民俗方法论、俗民方法学方法论等。核心观点:常人方法学是“对普通人的所使用的方法的研究”,这种方法关注个人在日常生活世界里作出社会行为是采用的那一套隐含的、看似自然的、个人不加反思的、理所当然的行为规则、以及个人在推理和解释社会行为时所采取的那一套规则。25、定性田野研究方法中怎么处理研究者者与参与者的关系?研究者对自身的反思研究者与参与者(被研究者)之间的关系第一:信任对于参与者(被研究者)来说,研究者是进入自己生活范围的陌生人,能否获得参与者(被研究者)的信任,对田野研究是否成功至关重要。第二:崩溃有时候参与者(被研究者)的经验跟研究者所能理解的经验出现较大差距,从而使得研究者迷惑不解,乃至崩溃。但这种感觉对于田野研究十分重要,因为崩溃时刻意味着研究者的经验不符合田野实际情况。它推动着研究者去寻找新的,更符合实际的,跟深入的理解。第三:局内人和局外人田野研究的目的是解释,如果研究者能够深入的理解参与者(被研究者)的思维习惯、生活方式和行为意义,那么就能够获得更深入的“局内人”的解释。但是,跟参与者(被研究者)距离过近又可能导致研究者对某些现象太过熟悉而失去敏感性。如果跳出参与者的角色,即保持“局外人”的身份,那么研究者能够更容易地看到事件的整体结构和发展脉络,有时还能获得更多的优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