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西南大学2017《文字学》

上传者:火锅鸡 |  格式:doc  |  页数:3 |  大小:41KB

文档介绍
形体态的变化和字形结构的变化。汉字字形体态的变化,主要表现为笔势和笔意的走向、呈现的状态。字形结构的变化,则表现为结构的繁复和简化、分化和同化以及讹变等。简述小篆的特点。答:一、是方正,结字多为长方形;二、是笔画横平竖直,圆劲均匀,粗细基本一致;三、是平衡对称,空间分割均衡与对称是篆书的独特魅力。四、是上紧下松,小篆的大部分字主体部分在上大半部,下小半部是伸缩的垂脚。简述隶书的特点。答:一、隶书的结体改篆书的形象化而为点划符号化;二、隶书的字形改篆书的圆长而为方扁;三、隶书的笔划有折无转,并有波挑。方笔和圆笔兼用。六、论述题。谈谈你对汉字起源的认识。答:文字的使用,是人类文明一大进步。汉字以象形文字为特征而在人类语林中独树一帜,它在文字、语言上的优点,也正在为使用表音文字的人们所认识和接收。汉字起源于何时,又是谁创造的,至今并没有一致的说法。《荀子》、《吕氏春秋》、《韩非子》等古文献,都说汉字是在黄帝时代由仓颉、沮诵两人创造的。在黄帝时代就出现了仓颉“见鸟兽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并说仓颉初造书契时,“依类象形”谓之文,后来形声相益谓之字。许慎《说文解字》试图作出比较圆通的解释,认为伏羲作八卦“以垂宪象”,启发人们根据不同事物去作不同的符号,总结成构成汉字的六种方法,称为“六书”,即“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在近代文字学建立以前,《说文解字》有关汉字起源的学说,无疑是最权威的。然而,甲骨文的发现动摇了《说文解字》有关文字起源的传说。根据考古发现,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中出土了一大批带有记事符号的陶器,有些非常接近文字,特别是大汶口文化陶铸图形被释读为斤、戌、炅、旦等,所以我认为中国文字起源于陶器刻符的说法是有依据的,不过现有陶铸接近汉字的还不多,而且能释读的更少,但是陶铸符号的发现和释读,应该说对于汉字起源有巨大贡献,毕竟这些是非常可靠的真凭实据。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